您當前位置:濰坊新聞網(wǎng) > 史海鉤沉

關于白浪河小鐵牛的一段往事

來源:濰坊新聞網(wǎng)   發(fā)布時間:2024-04-26 14:36:00

關于白浪河小鐵牛的一段往事

◎矯發(fā) 文/圖

△白浪河小鐵牛

  乾隆《濰縣志》記載:“鐵牛在城東南文昌閣下,臥白浪河西岸。”民國《濰縣志稿》載:“鐵牛在城東南文昌閣下白浪河西岸,不知創(chuàng)于何時,康熙志失載,乾隆志列為古跡,當非近代之物,光緒中舊物殘破,邑人鑄新者易之……”民國時期,濰縣有個著名的民間藝人叫陳柱,專門在白浪河沙灘擺攤說書,并自編《鐵牛傳》,其中定場詩曰:“白浪河邊一只牛,獨臥沙灘幾千秋。北風凜冽毛不動,甘露細雨汗自流。身邊有草難入口,皮鞭絞碎不回頭。水長河發(fā)身猶臥,狂風巨浪不低頭。”此詩見于《濰坊市志》(1962版)和《濰坊文化志》(1985版),不過詩文順序略有調整,個別文字略有改動,但并不影響其史料價值。不知何時,小鐵牛湮沒于河道之中,直到1979年才重見天日。

  今年3月的一天,我在高密市姜莊鎮(zhèn)仁和一村采風,見到了94歲的杜福聰和74歲的毛居廷,了解到1979年小鐵牛出土的經(jīng)過。

  1979年春,昌濰建筑公司承攬的畜產(chǎn)公司四層辦公樓開工,位置在白浪河西岸、東風橋南約200米處,工程由一工區(qū)工長兼技術員管金山負責。管金山是仁和一村人,就把挖地槽、打圈梁的任務包給了本村建筑隊。當時由村干部杜福聰帶隊,組織30多人的泥瓦匠隊伍,自帶面粉開赴現(xiàn)場,在白浪河西岸搭建工棚,開設伙房。城墻根下全是泥沙,建筑隊在沙里面挖出不少機槍彈殼,當挖到十米深時,就挖出了小鐵牛。小鐵牛里面灌滿了沙石,脊椎處有一個不規(guī)則的窟窿,前腳后腿均有損傷。

  挖出小鐵牛的消息不脛而走。附近的老人說,這可是個寶貝。工區(qū)的人挺緊張,就上報給公司,公司又報給博物館,博物館當即派專家將小鐵牛接去了十笏園。不久,博物館派人給建筑隊送去10元錢作為獎金,還給30多位民工每人發(fā)了一張電影票作為獎勵,“五一”那天他們?nèi)バ氯A電影院看了一場電影,毛居廷清楚地記得是越劇《追魚》。那10元錢獎金,由領隊杜福聰安排伙房去買了3角5分一斤的雜碎豬肉,大鍋燉煮,犒勞了民工們一場,那個場面像過年般熱鬧。

  杜福聰告訴我,上世紀80年代中期他去過十笏園,那個小鐵牛還在。

  3月22日上午,我去了濰坊十笏園博物館。在江南園林風格的假山池沼前,工作人員指著靜臥在水里的小鐵牛說:“這是仿制品,真品在濰坊市博物館。原先在館外的草地上,身上有多處殘缺,建議你去那里看看。”

  3月27日上午,我去了市博物館,在工作人員的引領下,見到了小鐵牛的真容。它安靜地臥在廊柱下方,身上銹跡斑斑,在腰脊右側接近臀部的表皮有圓狀殘缺,空腔填充了充足的水泥,頸項和嘴部腐蝕明顯,后腿右腳略殘,臀部略顯不平衡。工作人員介紹:“2006年,小鐵牛從十笏園搬到博物館石刻藝術長廊展區(qū);2021年,從石刻藝術長廊展區(qū)搬進庫房內(nèi),迄今未動!”時光荏苒,從1979年春天出土到現(xiàn)在,小鐵牛遠離白浪河的風風雨雨已經(jīng)45個年頭。

  果戈理說:“當詩歌和傳說都緘默的時候,只有建筑在說話。”

  白浪河小鐵牛是水文化的重要內(nèi)容,它表達了老百姓對風調雨順、人壽年豐的期盼和寄托。

責任編輯:平小娜

濰坊日報社主辦   網(wǎng)站備案號:魯ICP備10207392號-1   魯公網(wǎng)安備 37070502000004號   新聞許可證編號:37120180034

新聞熱線:0536-8196500   廣告熱線:0536-8196033   郵箱:newswf@126.com   濰坊國際風箏會

版權所有:濰坊日報社(濰坊報業(yè)集團)   濰坊新聞網(wǎng)絡傳媒有限公司 ? 2007-2021   網(wǎng)絡內(nèi)容從業(yè)人員違法違規(guī)行為舉報  “涉互聯(lián)網(wǎng)算法推薦”專項舉報渠道