您當前位置:濰坊新聞網(wǎng) > 文學讀書

鄉(xiāng)賢故事丨崇廉尚儉的丁惟寧

來源:濰坊新聞網(wǎng)   發(fā)布時間:2024-05-31 10:26:18

崇廉尚儉的丁惟寧

◎孫志

  在諸城市西王門鄉(xiāng)村記憶館內有“東武西社”的展板,記載了活躍于明萬歷年間的文人社團。“東武西社”由丁惟寧、臧惟一、陳燁等當?shù)孛堪l(fā)起,主張“剪除權奸,廣開言路,興利除弊,實行改良”。作為“西社八友”之一的丁惟寧,在做官時更是以“治行第一”聲名聞于朝野。

  丁惟寧,諸城人,字汝安,又字養(yǎng)靜,號少濱,明嘉靖四十四年(1565年)進士。他先被任命為直隸清苑知縣,在考核時,榮膺“治行第一”等第。后又擔任四川道監(jiān)察御史、湖廣鄖襄兵備副使等職務,他不畏權貴、剛直不阿,彈劾處置了一批貪官污吏,對任職地的政務、軍務和民生改善都有貢獻。后因遭到誣陷,憤而辭官,隱居在九仙山。

  丁惟寧為官時,將呂本中《官箴》“當官之法,惟有三事:曰清,曰慎,曰勤”作為座右銘,始終廉潔如水,不受物惑。在他辭官回鄉(xiāng)時,所帶行裝只有圖書衣被而已。到家后,當?shù)毓賳T按照官場慣例送上財物,以資家用。丁惟寧卻堅定地拒絕,他說:“吾辭官而受祿,將何居?資新任者安置,可也。”

  由于家無積蓄,丁惟寧的生活陷于窮困。他便不辭勞苦,親自耕作,在邊角地塊種植了幾十畦韭菜,除了供自家食用,還挑擔到市場上叫賣,每次能收入數(shù)十文錢,以維持家庭日常開銷。事情傳開去,有人說:“辭千金而求利于圃,得無昧多寡乎?”嘲笑他“棄西瓜而撿芝麻”。丁惟寧正色回答道:“官銀非吾有,圃蔬自食其力。”眾人聽了,肅然起敬,再也沒有人議論了。

  丁惟寧還十分重視家風家教,除了對親屬要求極嚴,還非常注意自己的言行對子女的示范作用。他回鄉(xiāng)后,仍然住在父親傳下來的草房,因年久失修,漏水漏風,已不堪居住,不得不翻蓋整修。家人為了以后房屋明亮寬敞,起堂便高了一些。丁惟寧知道后,堅決令匠人把柱子截短,“無示子孫侈也”。丁惟寧的兒子丁耀亢后來成為著名的小說家,其作品始終鞭撻黑暗、關注民生疾苦,這與丁惟寧的言傳身教是分不開的。

責任編輯:平小娜

濰坊日報社主辦   網(wǎng)站備案號:魯ICP備10207392號-1   魯公網(wǎng)安備 37070502000004號   新聞許可證編號:37120180034

新聞熱線:0536-8196500   廣告熱線:0536-8196033   郵箱:newswf@126.com   濰坊國際風箏會

版權所有:濰坊日報社(濰坊報業(yè)集團)   濰坊新聞網(wǎng)絡傳媒有限公司 ? 2007-2021   網(wǎng)絡內容從業(yè)人員違法違規(guī)行為舉報  “涉互聯(lián)網(wǎng)算法推薦”專項舉報渠道